“苏轼评传”的版本间的差异

来自wrc's Wiki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第15行: 第15行:
 
== 摘抄 ==
 
== 摘抄 ==
  
=== 第一章 “吾生如寄耳”:家世与生平 ===
+
=== 第一章 「吾生如寄耳」:家世与生平 ===
  
 
==== 六、成为元祐大臣 ====
 
==== 六、成为元祐大臣 ====

2021年5月15日 (六) 05:33的版本

对死亡的看法

第一章 「吾生如寄耳」:家世与生平

九、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

P127

一个人如何对待死亡,最直接地反映了他人生思想的核心内涵与特点。苏轼对此早有思考。如在熙宁五年(1072年)所作的《墨妙亭记》中就认识到「人只有生必有死」是个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,「而君子之养身也,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所不用」,所有养生就死之法都用尽了,「至于不可耐何而后已,此之谓知命」。他提出要「知命」,又要「必尽人事」,「然后理足而无憾」,这是苏轼应对死亡的一种思路。比之「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」来,多了一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。

P138

黄庭坚《与王庠周彦书》也诉说了他当时听到常州来人相告:「东坡病亟时,索沐浴,改朝衣,谈笑而化,其胸中固无憾矣。」他对生命意义的透辟理解,他对人类自身终极关怀的深刻领悟,消融了濒死的痛苦和对死亡的恐惧。「湛然而逝」、「谈笑而化」,他的确毫无遗憾地走向自己人生旅途的终点。他有个最好的完成。

摘抄

第一章 「吾生如寄耳」:家世与生平

六、成为元祐大臣

P102

然而,苏轼的可贵处,在于他并没有在仕途的顺境中停止独立思考。他马上就意识到,依司马光的思路将局面「更化」到「新法」实施以前即宋仁宗时代的状态,则仁宗时代的财政、国防、吏治诸问题将重现,而那恰恰是神宗、王安石想通过「新法」来解决的。

第二章 究天人之际:苏轼的哲学

四、苏轼哲学的特色

P215

笼统而言,宋明道学的全部内容,都是整合三教(儒释道)而来的。只是有的哲学家公开承认,有的则讳言之,而苏轼兄弟不但公开承认,而且还有不少明确倡导整合三教的文字。……思想不是从圣贤那里承袭而来,必须面对事物本身,直探其本源,也只有这样,道学才能从儒家经学中脱胎,成长为真正的哲学。在苏轼以前,欧阳修已经对正在形成中的道学提出这样的要求。他反对割裂经文以曲成一说,努力把他的理论建立在自然的常理和人之常情上面。仅此而言,欧阳修对道学的贡献就远在「宋初三先生」以上,因为他摆脱了对经典、权威的依傍,而另宋学的主导精神——理性精神凸显出来。

P220

因为他(苏轼)认为「道」的「全」即万物各当其理、天下之所同安才是「善」,所以他不同意从一家的原则、教条出发去药毒天下,而主张胸无成见(「无心」)地顺应万物本身的理势,顺应人情民心、公论士望(王安石所谓「流俗」)而行事。

第三章 通古今之变:苏轼的史学

P228

这种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,是濂洛关闽之学的最深锢疾,其来由正如苏轼所谓:「近日士大夫皆有僭侈无涯之心,动辄欲人一周、孔誉己。」北宋中期兴起的这种学风,当然有它积极的一面,即我们所称道的那种不惟圣、不惟贤、自断自信的宋学主导精神,但他也的确容易滑入历史虚无主义,过于自信而否定历史。苏轼在坚持自立自断精神的同时,仍具有历史感,不能不说是卓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