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苏轼评传”的版本间的差异

来自wrc's Wiki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(建立内容为“== 对死亡的看法 == === 第一章 九、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 === ==== P127 ==== 一个人如何对待死亡,最直接地反映了他人生思想…”的新页面)
 
第5行: 第5行:
 
==== P127 ====
 
==== P127 ====
  
一个人如何对待死亡,最直接地反映了他人生思想的核心内涵与特点。苏轼对此早有思考。如在熙宁五年(1072年)所作的《墨妙亭记》中就认识到「人只有生必有死」是个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,「而君子之养身也,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所不用」,所有养生就死之法都用尽了,「至于不可耐何而后已,此之谓知命」。他提出要「'''知命'''」,'''又要「必尽人事」''',「'''然后理足而无憾'''」,这是苏轼应对死亡的一种思路。'''比之「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」来,多了一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。'''
+
一个人如何对待死亡,最直接地反映了他人生思想的核心内涵与特点。苏轼对此早有思考。如在熙宁五年(1072年)所作的《墨妙亭记》中就认识到「人只有生必有死」是个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,「而君子之养身也,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所不用」,所有养生就死之法都用尽了,「至于不可耐何而后已,此之谓知命」。他提出要「'''知命'''」,又要「'''必尽人事'''」,「然后'''理足而无憾'''」,这是苏轼应对死亡的一种思路。'''比之「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」来,多了一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。'''
  
 
==== P138 ====
 
==== P138 ====

2021年4月20日 (二) 21:10的版本

对死亡的看法

第一章 九、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

P127

一个人如何对待死亡,最直接地反映了他人生思想的核心内涵与特点。苏轼对此早有思考。如在熙宁五年(1072年)所作的《墨妙亭记》中就认识到「人只有生必有死」是个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,「而君子之养身也,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所不用」,所有养生就死之法都用尽了,「至于不可耐何而后已,此之谓知命」。他提出要「知命」,又要「必尽人事」,「然后理足而无憾」,这是苏轼应对死亡的一种思路。比之「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」来,多了一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。

P138

黄庭坚《与王庠周彦书》也诉说了他当时听到常州来人相告:「东坡病亟时,索沐浴,改朝衣,谈笑而化,其胸中固无憾矣。」他对生命意义的透辟理解,他对人类自身终极关怀的深刻领悟,消融了濒死的痛苦和对死亡的恐惧。「湛然而逝」、「谈笑而化」,他的确毫无遗憾地走向自己人生旅途的终点。他有个最好的完成。

摘抄

第一章 六、成为元祐大臣

P102

然而,苏轼的可贵处,在于他并没有在仕途的顺境中停止独立思考。他马上就意识到,依司马光的思路将局面「更化」到「新法」实施以前即宋仁宗时代的状态,则仁宗时代的财政、国防、吏治诸问题将重现,而那恰恰是神宗、王安石想通过「新法」来解决的。